來到天台,當然除了到風景區遊覽之外,也不能錯過當地的美食!第一餐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這家『記憶 天台山民間小吃』餐廳,不僅僅有當地的特色美食,在這裡還可以體驗親自DIY特色小吃「餃餅筒」唷!
一進來,就發現餐廳裡的裝潢別具一番風味!
還有一個很像表演的小空間
我很喜歡看到別具巧思的裝飾品!這代表著一家餐廳的「質」!
長長的桌子,擺滿了好多道菜色
服務人員把大大的餅皮端上桌後,一擺上就讓我覺得好有一種熟悉感!!這跟我們台灣的潤餅捲好像啊!!只是餡料的部分不太樣!餅皮的部分也比台灣的潤餅捲來得大很多!原來這就是要給我們體驗現場製作天台的小吃「餃餅筒」呢!
通常餃餅筒的內餡有炒米麵,肉片、豬肝、蛋皮、魚肉、豆腐片,還有金針、木耳、粉絲、筍絲、菜梗,雞蛋,韭菜絲、鹹菜...等,當然每家的做法不同,可以隨自己喜好有不同的餡料喔!
今天天台縣旅發委陳科長要來示範一下,如何包餃餅筒唷!
陳科長一面靈巧的包著餃餅筒,一面跟我們解釋這餃餅筒的由來!餃餅筒是浙江台州的地方傳統小吃,屬於浙江菜系傳統節日食品,通常台州的所有大小節日,家家戶戶都會製作這道料理。餅皮做法和上海的春捲皮做法很類似,但直徑比春捲皮大。-->這餅皮尺寸也是比台灣的潤餅捲還大呢!
餃餅筒因薄皮裡包著各種餡,呈圓筒狀,故又稱食餅筒。在各地,有著不同的名稱,椒江人和路橋人叫麥油煎,臨海人稱它為麥油脂,天台人叫它餃餅筒或食餅筒,三門人則把它叫做麥焦。
長桌的旁邊就是廚房區,從玻璃窗外看進廚房,一個阿姨正用著小麥糊做麵皮,熟練的動作把小麥糊在平底鍋上移動、鋪平、烙熟、起鍋,一手還顧著爐火大小,專注的做出一張又一張的麵皮。
這裡不是五星級酒店,阿姨也不是米其林主廚,但是當我看到阿姨的動作和神情,就有一種感動。
好像看到了我的外婆和母親,不論是熾熱的夏天或是寒流冷得不行的冬季,總是在小小的廚房裡,揮汗如雨辛勤的煮飯,為得就是給家人吃一頓營養和健康,透過料理傳達了對家人的愛!
日本有一個形容詞是「職人」,在日文中是「有技術的人」、「手藝人」的意思,專注於自己的領域,每天不斷鑽研技藝,精益求精地打造最熟練的技術。
在阿姨的身上我看到了職人精神,
在阿姨的手中我看到了愛。
包好的餃餅筒要放到平底鍋上煎,塗上食用油煎到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!
接下來,就來換我大展身手啦!!
覺得我包的餃餅筒好棒啊!!我都已經口水直流了!
你也想嚐嚐看這個天台的特色美食嗎?!
體驗完餃餅筒,接下來就要正式開飯啦!
甜品,在這邊我發現大家都蠻喜歡用餐前來碗甜食!
在熱食上桌前,都會有一些乾糧讓大家墊墊肚子!
金黃酥蝦,有用油炸又炒過的蝦子,上桌就令人食指大動了!
這裡的餐點幾乎都是時令菜,對於每一道菜不像台灣都有固定菜單,但是,重點是即使不知道菜名,看到食物上桌就立馬想大快朵頤了!
這道炒螺肉吃起來口味上跟台灣差異不會太大!很適合當下酒菜啊!
炸豬肉咬起來香Q有勁,會忍不住多夾兩塊!
一顆一顆很像肉丸子外層包上豆皮,很好吃!~
這一道我超級喜歡的!扁蒲(瓠瓜、葫蘆瓜)好吃啊!!!
魚香茄子不僅炒得漂亮,香氣十足!
這一鍋很像大湯麵鍋!
裡面有蝦,有蔬菜,還有排骨肉喔!
美食就從記憶天台山民間小吃揭開序幕,還有更多天台特色美食餐廳,跟著瑪姬的腳步我們一起去嚐鮮啦!
(想要隨時收到最新消息,快來Maggie愛分享粉絲頁按讚囉!)
更多Maggie的旅遊:http://maggielin104.pixnet.net/blog/category/3300835